丈夫车祸孩子患癌,绝望母亲发起水滴筹求助
林佳很少感叹命运的不公,她一直觉得虽然她经历了不少苦难,却也看到了希望。27岁时丈夫出车祸,所幸保住了腿脚;婆婆患了乳腺癌,所幸通过化疗保住了生命;经历过辛苦一年攒不下一分钱的艰难日子,后来终于还清了大半债……
可她没有想到命运又一次带给她磨难。2020年5月10日,那天是母亲节,年少失去妈妈的她从来没有给母亲过上节,她只能期待她的孩子长大为她弥补上这个遗憾,然而这一奢望却遇到了重大阻拦。她那才1岁多的儿子小安被送进了ICU治疗,几天后被确诊为:急性髓系白血病。
小安出生于2018年12月27日,林佳依然记得第一眼看到小安时的画面,她也在心里打定主意用尽最大努力去呵护他,爱他。他们一家拥有平静幸福的一年半时间,准备迎接第二个宝宝的到来时,1岁的小安却发起了低烧。
林佳赶紧带着小安去医院检查,结果显示小安的血小板过低,必须前往市中心医院做进一步检查,可一到市医院小安却被送进了ICU,林佳这时候才意识到小安病情的严重程度。几天后骨髓报告结果出来,七个字在诊断证明上写得明明白白:急性髓系白血病。
时间不等人,小安确诊后,医生就把化疗提上了日程。对一个1岁的小孩子来说,化疗根本不是治疗,而是要命。突变的生活环境、繁琐的上疗过程、循环的打针输液,小安不能动也不能玩,就连身上的各种不舒服,也因为还不太会讲话,变成了有口难言的折磨。
有时观察不到他的细微反应,就会错过求救信号,他会突然大哭起来,伴着呕吐,将整张脸都压成惨白。有时早上醒来,他看到枕头旁边的落发,揪住一小嘬就又笑了出来……病房里的大人看到这一幕,无不鼻酸起来。
可除了细心照看,其他人没有任何办法减少孩子一分痛苦,还要看着孩子扎针,一次两次三次——因为化疗后血管变细,每次都要重复三四次才能扎进去,最多的一次扎了六次。由于林佳即将临盆,负责照顾小安的是他的奶奶,老人家基本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。
林佳生产时,小安的治疗愈加复杂,林佳老公只能在出租房和医院里频繁往来,送饭办手续,生产后的林佳在医院吃了三天外卖。等林佳可以赶到医院陪伴小安时,经过两期化疗的小安却被查出仍有残留,只得转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做进一步治疗。
转院后的小安在那边又进行了两个化疗,再一共历经四次化疗后小安终于可以移植了。但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,50万的进仓移植费,林佳一家拿不出来了。
林佳一家原本就不富裕,早年间丈夫出车祸和婆婆生病欠的外债尚未还清,为了给小安治病已花去20万元,大部分都是添的新债,面对高昂的移植费他们一家已走投无路。无奈之下,林佳只好通过水滴筹向社会爱心人士发起求助。
同时在水滴筹平台工作人员的协助下,林佳与具备公开募集资格的慈善组织进行对接。2020年11月26日,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水滴公益平台上为小安发起求助项目,已筹得18万余元,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中。
(以上涉及人名均为化名)
推荐阅读:企媒在线
相关阅读
广东视窗版权与免责声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来源:广东视窗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,版权均属广东视窗所有,转载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广东视窗”,并附上原文链接。
二、凡来源非广东视窗的(作品)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。